写在 2025 年九三阅兵
十七八年前,我还在小学时在杂志一页的左下角看到 B2,我清晰记得我当时脑中只有四个字:惊为天人。极具科幻的外形冲击着我的心,让我一直以来都有着完美的飞机就该是这样子的潜意识。即使到如今,我也惊叹它竟是上世纪的产物。
我回想起在我出生的那年,恰是这款轰炸机犯下罪行,国人含耻,“他哪里是误炸,他明明炸得很准” 的回声依然不时回荡在耳边。受某些杂志的影响,我一度觉得阿美莉卡不可战胜。我心中也一直盼望着自己能有这样的飞机,利剑穿空。
2020 年,疫情来袭,几个月或一段时间的封闭不能出门,人们心中的难耐就已无处安放。那时我总会想,在长达 14 年的黑暗里,人民生命受到危险,不见天日,希望渺茫,先辈们的心情该是如何苦苦挣扎。单是想这些,我已觉得痛苦。所幸我出生的年代,已不必去面对这些。我翻看大学 2017.12.13 在南京写下的文章,兀地才感知到,原来八年是这样一个长度,它让一个未经世面满怀好奇的学生,逐渐变成一个会不时翻看《毛选》寻找答案的父亲。
近几年来,我总会说是五千年来未有之盛世,从不打逆风局的我这几年在各社交媒体来回游龙,之前心中未敢抬头的尘埃一扫而空。我听闻在航展只蒙一块塑料无人看的歼 10 在外饮血长空,也已亲眼见过前几年炙手可热现在却沦为牛夫人的歼 20,今天又第二时间看到了新出的 100 坦克。
太多的事情告诉我世间无恒强恒弱之理,兴也勃焉,亡也忽焉。“难道羸弱便不求强大,微小便永坠尘泥?” 一次又一次地在我心中发出质问。当护旗梯队在我眼前飞过,坦克炮车轰鸣在我耳边掠过,我总忍不住留下泪水。在他说出 “人民万岁” 的一刻,无数中国人解腕断臂,在这片最爱的大地上一次又一次改写着这个集体的命运。
贺新郎
怒目山河裂。忆当年、狼烟噬斗,杜鹃啼月。醉卧卢沟金陵恸,铁蹄过、哀鸿未绝。寒刃纷纷声壮别,剩残旗、裹尽英雄骨。松柏泪,凛如铁。
久期八秩观兵阅。更今朝、银燕划宇,金戈耀雪。长安街上昆仑脊,正步震、群寇胆煞。九世之仇犹可报,向苍天、重祭轩辕血。巨浪迫,东风彻。